(二)逐步完善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物价上涨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按照省政府的目标要求和民政部的工作部署,我厅认真制定了《20xx年—2020年农村低保工作规划》。总体思路是按照“到202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翻一番”的目标,以年人均纯收入6%的增长率,建立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上涨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到2020年,将全省相对贫困群众基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力争保障标准和
www.qidian55.com 补差水平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三)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我们将以完善制度为依托点,以加强低保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为抓手,加大监管力度,力求管理水平上层次。
第一,坚持按户施保,避免人为分户现象,把政府公共行政职责与赡养人、抚养人、扶养人应承担的法定义务区别开。
第二,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指导基层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测算方法,为建立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的收入测算体系奠定基础。
第三,在动态管理上下功夫,一是按照“年度审核、季度微调”的要求,把家庭经济和生活状况已明显好转的人员坚决清理出去,把急需救助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广大群众,建立全方位、多层次、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和群众监督机制;三是指导基层探索建立“渐退帮扶”机制,与劳动、扶贫等部门协调合作,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开展组织有劳动能力(或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外出务工,以及开发性扶贫工作,营造一种“高高兴兴出低保”的良好氛围,从而打破少数地区存在的“进来容易出去难”的工作僵局。
第四,科学实施分类保障,按照《安徽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将保障对象原则上分为三类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三无人员和大病重残、单亲困难家庭”的保障档次和补差水平,相应减小最低保障类别的低保家庭在整个低保对象中所占比例。
(四)加强以农村低保为基础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将农村低保与临时性救助等制度紧密结合,解决低保家庭的特殊性、突发性、暂时性生活困难;同时,加强与医疗、教育、住房、司法、就业等方面的专项救助制度的配套、衔接,逐步完善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救灾、法律等方面的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社会互助和慈善捐赠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使困难群众生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五)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工作长效机制。我厅将积极向省政府请示汇报,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努力督促市、县政府健全工作机构,充实人员编制,加强工作力量。没有设立低保专门机构的地方,要设立低保机构,安排必要的人员编制。乡镇、社区的机构可以采取整合人力资源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我们的目标是到20xx年底,全省各县(市、区)基本设立不少于2-3名工作人员的县级低保工作机构;乡镇均设立低保工作站或安排不少于2名专职低保工作人员。
(六)加快低保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向省政府请示汇报,寻求民政部的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安排专项经费,购置平台设施,开发低保软件,实现低保管理信息化。在我们的规划中,低保信息化建设分三步走:一是在20xx年底前,为全省每个县(市、区)配备1台微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低保信息化队伍;二是到2015年底,实现部、省、市、县(区)、乡(街道)的网络连接,充分发挥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监督检查、支持决策分析的重要作用,提高救助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三是到2020年,确保低保网络与劳动、教育、卫生、建设等部门信息网络的有机衔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农村低保工作的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