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信息技术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1节《信息与信息处理》教学设计

第1节《信息与信息处理》教学设计

01-01 20:25:25浏览次数:204栏目: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标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范文,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教学  信息   第1节《信息与信息处理》教学设计,
170平方米,运算速度仅5000次/秒。 形象直观地再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展示一些过渡期计算机的图片。 认真观赏,接受信息。 扩展教学内容。 计算机元器件的发展 设问:那为什么第一台计算机外型这么庞大,而当今的计算机却能做得这么轻巧呢? 学生讨论,纷纷发表见解。 引入过渡。 引导并归纳:主要因为制造计算机的元器件不同。 课件展示:构造计算机的四种元器件发展过程及其图片、特点: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认真听老师讲解,结合教材划书,加深理解。 形象直观地讲解知识点。 古今计算机的变化特点 设问:我们把第一台计算机和当今的计算机对比一下,谁能归纳出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变化特点? 纷纷发表见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件归纳计算机的发展特点: 1、外型越来越轻巧; 2、价钱越来越便宜; 3、操作越来越简易; 4、运算速度越来越快; 5、功能越来越多; 6、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学生理解,深化认识。 从现象到本质,提练归纳观点。 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 播放视频《,可从瑞星官方网站下载)、升级包(备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需要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浓。本节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适当扩充。但是因为学生的操作会改变当前计算机的相关设置。因此,在让学生练习操作前,要确保学生的电脑有还原功能,以免影响后面上课的学生使用。同时,要教育学生以后不要随便更改公用计算机上的设置,以免给他人造成不便。

 

第7节《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经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还缺乏较深刻地认识。在平时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总有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做一些不负责任的事,给他人带来不便或造成伤害。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的主要内容为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和怎样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它是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有重要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 (2)鉴别各种信息行为的好坏。 难点: 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 (2)初步了解与信息交流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专题资料的收集、交流学习,体会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及形成鉴别和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与观 (1)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评价、选择能力。 (2)增强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创造性劳动,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本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运用学生自己收集的正、反面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在信息交流的过程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及道德规范。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本课以小组专题资料收集、专题汇报及交流学习等活动形式开展学习,让学生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树立起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及形成鉴别和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同时,注重养成学生多渠道进行信息搜集,合理、合法使用他人信息的习惯。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教 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按专题分组,布置专题任务① 将各专题组的汇报POWERPOINT文件存放在局域网服务器的 “资料分享”共享文件夹中。 教师要搜集我国有关法律和法规的文件,并存放到“资料分享”共享文件夹中。 各专题组汇总组员资料,制成专题汇报POWERPOINT交给教师。 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评价、选择能力。

专题资料分享 组织小组选出代表上台讲解,作相应专题的报告。 听学生代表的报告 分享学习其它小组所搜集的专题内容

小组评比 给出评分标准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分,评出最优表现小组 激励表现好的学生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对各专题案例的讲评,将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信息交流的道德规范及相关法律等知识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教育学生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增强相关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信息交流道德规范。 注①:按专题进行分组 分成四个专题组:第一组 专题1:与计算机病毒相关的犯罪                 第二组 专题2:与黑客相关的犯罪                 第三组 专题3:与侵犯软件知识产权相关的犯罪                 第四组 专题4:沉迷计算机游戏、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3、教学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制订的评分标准选出最优表现的小组。 4、教学资源    评分标准 六、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为纯理论的知识,纯粹的说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作用不大。小组专题学习活动及小组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因小组规模过大,有些组员成了小组里的“南先生”。 文 章来 源

上一页  [1] [2] [3] [4] 

,第1节《信息与信息处理》教学设计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