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芳(大意是):为了寻找逃逸的肇事司机追究责任,于寒冷的冬季在街头以广告图片形式寻查线索,许多市民深受感动,自发与她一起在街头呼吁.
主持人(面对镜头即虚拟观众):很多人与这个女子一起,希望她的生活开朗起来.那么,她的爱人会苏醒过来吗?
在李秀芳的叙述这个语境中,包含两个关联刺激信号:肇事司机能找到吗?爱人性命已保,但具体情况如何?主持人接下来该如何生成话语呢?从观众角度看,哪个关联最佳,即观众更希望了解哪个信息?此外,节目行文的情节安排又该如何进行?相较之下,爱人的情况应该是核心,主持人的话语应该与此构成最佳关联.但由上文语境看,“肇事司机能找到吗,她的爱人会完全康复吗”这样的话语更合适,主持人生成的“那么,她的爱人会苏醒过来吗”这句话语,衔接得就有些突兀.主持人注意到发挥叙述功能,但如果衔接到位,将更有利于推动“事件正在发生”.
2.调解与引导
在众多语境因素中,主持人必须考虑电视节目实现大众传播这样一个大语境,主持人要牢牢把握话语的发展方向,在生成话语时,要始终围绕谈话主题,这样才能生成合理的话语表达.
2007年9月21日播出的《十二岁少年替父征婚》,叙述到儿子一年来跑了好几个城市张贴征婚广告而父亲劝阻失效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儿子:我就不信天底下没有好女人.
父亲:你还顶牛,顶什么顶.
主持人:这一年来,有没有女人给你打过电话呢?
父亲:有倒是有.
父亲为儿子耽误功课而着急,为儿子替自己征婚而羞窘,儿子则牛脾气到底,父子两人在演播室出现言辞碰撞.这种碰撞多少带有日常生活交际的特点,顺其自然则会纠缠不清,观众并不很关注,构成不了有效关联.主持人及时生成的这句话,把话题转换引导到了事件主题上,也调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综观《人间》栏目,许多事件都存在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演播室里不能任由其自然发展,主持人及时运用话语维持节目设定的语境,把当事人引向大众传播进行时这样一个话语秩序,是不可缺少的交际,而这种交际意图往往是需要明示的.参考文献:何自然,冉永平主编.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作者系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语言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