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专题六】近代中外思想发展与科技成就

【专题六】近代中外思想发展与科技成就

01-01 20:21:49浏览次数:212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暂无联系方式 【专题六】近代中外思想发展与科技成就,
7、B[点拨]最子论的提出和发展,描绘了崭新的微观粒子世界,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B正确;D是对B的运用,故选B。
8、A【点拨】达尔文的进化论形成于1859年,而①④发生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之前。
9、B[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①②③三项发明都冲破了神学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与宗教神学无关,故④,选择B项。
10、D[点拨]本题难度中等。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因而选项A可排除近代自然科学生产于文艺复兴时期,因而选项B可排除。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因而选项C可排除。选项D在教材中有明确叙述。故选D。
11、A【点拨】A的时间很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20世纪。
12、A[点拨]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
13、A[点拨]考查掌握近现代科技成就的能力。A1842年还没有产生电。
14、B[点拨] 题肢④属于主观条件,故可排除。
15、A[点拨]注意题干中“最直接的变化”,因为工业革命首先是生产技术的革命,直接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故选A。
16、[解答]
(1)思想:古希腊对人的重视(或古希腊文化充溢着人文主义精神)。政治: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经济:工商业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前提。
(2)变化:从服膺宗教神学到提倡人文主义。原因:14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西欧出现、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以及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3)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肯定了人性。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画中人物,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突出了人性。
【点拨】1、意识形态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抓住这一原理就很轻松的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拨】2、关键抓住图二、图三所提示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答出社会思潮的变化,继而就知道影响变化的因素。
【点拨】3、 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
17、[解答]
(1)同意。因为伏尔泰猛烈地抨击天主教和君主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有利于破除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使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
(2)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他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号召人民推翻违反民意和人权的封建统治,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总动员,也激励着世界人民进行推翻专制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
(3)19世纪后半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民权、议会和君主立宪,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提倡民主共和思想,并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国初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力宣扬民主、科学,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点拨】(1)材料中对从精神自由的角度肯定了伏尔泰。所以答题时就要用伏尔泰在这一方面的具体成就以及产生的影响来作答。
【点拨】(2)在答题时审题要清楚,“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实际上有两层意思:“这支火把”是什么?就是指卢梭的思想;而为什么会“很快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就是要点出卢梭思想的影响。
[点拨】(3)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它在中国传播的史实主要就是对中国资产阶级产生的影响,从而出现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变革: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而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简要作答),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类题演练2】
1、A【解析】本题要求根据时间和阶级立场判断出洋务派的主张,并与其他派别主张区别。
2、C【解析】封建制度已经走向没落,洋务派固守封建生产关系是没有前途的.
3、B【解析】“兴商务”“必自上海始”,体现了上海商贸业的发达;上海为“中西总汇”,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A、C、D在材料中均没有反映或反映不充分。
4、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变法,实现民权自由,但却反对革命,可知其为维新派代表。
5、D【解析】A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口号,B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C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D项才是梁启超的思想主张。
6、B【解析】西学的传播应该始自明末清初,大力倡导科学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君主立宪,他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应该是西方的民权。
7、C【解析】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把自己的变法理论和儒家思想相结合,题干中的孔子换上了西装,就是这层意思。因此应选择C。
8、C【解析】此文出自陈独秀为《青年杂志》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从1916年9月起《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青年杂志》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
9、C【解析】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因此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后号召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因此本题答案C。
10、C【解析】A、B两项不符合史实;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应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应排除。
11、A【解析】B、C、D三项的思想都未超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学说。1929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其立场已经右转,因此他们视觉下所说的“过火”的思想指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
12、D【解析】题干反映了一战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视角的变化。“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实际上指出了当时人们对西方制度的失望,“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说明了当时思想界出现了要求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的呼声。而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源在于“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即一战的影响。
13、A【解析】正确理解 “总司令”一词的含义是解题关键。总司令即起到了领导作用而非亲自参与,由此排除B、C选项,建立党的早期组织是五四运动之后的事情,故排除。
14、B【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用发散、比较的思维理解新文化运动与维新派、革命派思想的异同。 维新派、革命派侧重于政治上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而新文化运动侧重于思想上反封建,宣传西方民主政治。
15、C【解析】A图是文艺复兴,B图是启蒙运动,C图是马克思主义诞生,D 是新文化运动,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16、【参考答案】
(1)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队伍有所壮大,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以康、梁为代表的改良派开始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同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从创立兴中会起也开始了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改良派率先登上历史舞台,维新变法成为社会进步思潮的主流,并发展为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改良运动,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反扑而失败。随着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手中的工具,大批的爱国人士走上了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道路,革命取代改良成为历史进步的主流,最终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相同: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并发展资本主义。
不同:改良派要求用和平的手段通过变法参与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革命派要求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
说明: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革命派采用革命的手段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在中国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革命派对改良道路的否定。辛亥革命树立了民主共和的旗帜,对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打击都大于戊戌变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这是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二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设计题目。该题分别引用历史学家的评价以及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作为命题背景,考查了学生如何站在现实的角度结合历史事实去评价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探索史,从比较和分析中找出异同点。
17、【答案】
(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养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
(2)“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
(3)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重要关联。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目标具体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

文 章www.qidian55.co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专题六】近代中外思想发展与科技成就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