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范文频道党团工会事迹材料社会福利院党支部先进事迹

社会福利院党支部先进事迹

07-25 14:43:00浏览次数:761栏目:事迹材料
标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社会福利院党支部先进事迹,

社会福利院党支部先进事迹 

  “松花江路一高楼,白发老人乐悠悠。桃花园内忧烦少,人逢盛世何须愁。”这是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一位老人的生活感怀。福利院的风景是不错的,西班牙式的楼房、苍翠欲滴的绿树鲜花、错落有致的亭台楼榭,都给人恬静幽雅的感觉。然而使老人最为满意的不是这花园式的风景,而是里面透溢出来的浓浓的为老人服务的氛围。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党支部带领全院党员和职工,以扎实的工作态度、默默奉献的精神,托起了一轮灿烂的夕阳。这里的一丝风、一缕雨、一片草、一簇花都在向人们叙说着一个个关于党支部的动人故事。

三个妈妈和九十九个儿子的故事

  1998年3月7日,在杨浦区福利院的一间灵堂里,哀乐低回,几十位空军政治学院的军官胸配鲜花,眼含泪水,在为一位87岁的孤老送行。这位孤老叫刘惠芳,终生未嫁,但在晚年却有幸成为99个兵儿子的妈妈。

  故事要追溯到1995年3月,空军政治学院六队的99名官兵到福利院做好事,活做完了,而他们还意犹未尽,于是他们请党支部再安排点活做。书记王xx说:“现在不少福利院都在抱孤儿,而我们这儿却有不少老人没有子女,你们能不能认养几个孤老,经常过来看看他们。”于是,当时97岁的张锡度、86岁的夏阿花、84岁的刘惠芳老人,突然之间就有了99个兵儿子。看着一张张年轻而又英俊的面孔,三位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99个儿子和3个妈妈的故事,就从这一天开始--1995年3月4日。按照认养协议,儿子每周必须来福利院看望妈妈一次。他们为妈妈送来食物、陪妈妈聊天,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儿子们欣喜地发现,妈妈的故事居然那么精彩。看到妈妈头发乱了,这些男子汉会像个大姑娘,拿起梳子轻轻为妈妈梳理头发。

  在此后的三年多时间内,六队的学员换了六批共504人,认养的范围也扩大到6个老人,不断地丰富着这个故事的内涵。

  这是党支部书记、院长王xx提出了福利院社会化的概念后,大力开展共建活动的生动一例。福利院不应成为孤岛,必须与社会连成一片,与行行业业进行共建,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老人。在一次与老人的谈心中,张书记问老人最怕的是什么,一位老人回答:“孤单。”党支部抓住这个信息,在党员大会上提出“待老人似亲人,向老人献真情”的口号。在党支部的号召带领下,全院党员和职工都加入到为老人献爱心的行列中去。每年一月的“送温暖月”、五月的“文明服务月”、十月的“敬老月”等活动的开展,是集中为老人献真情的时日。而每月的15日,党支部都要去浴仙池请来十几位师傅为老人修脚、修指甲、理发。党支部还让袁雪芬、傅全香、徐玉兰、筱文艳等著名的演艺界人士与福利院结亲,把艺术与微笑送给老人。有人说:“福利院把老人的热情点燃了,把老人的胃口吊高了。”目前,已经有23个单位与福利院建立了共建关系。福利院的共建活动以贴近老人需要为目的,并根据不同需要分为辅导型、捐赠型、结亲型、服务型、敬老型等几种,满足老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共建带来了社会最新气息,也为老人带来欢笑,共建留下了人们的汗水,更是留下许多美好的故事,绿荫下的欢快场面和美丽的风景交相辉映。

笔记本的故事

  两年里记满三本笔记本,这对于一个高中生或大学生来说是不足为怪的,而对于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来说,这不得不令人称奇了。福利院的杜西文老人就这样做了。在她那内容完整、字迹工整的笔记本里,记录着党支部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记录着她每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在这厚厚的三本笔记本里,有对世界妇女大会召开等问题的看法,有借助文学题材来抒发情感,表达对世界和平的向往,有期盼澳门回归的情愫,有对巴尔干半岛上难民的关切。她说,她之所以这么认真对待学习,是和福利院的学习氛围分不开的,是福利院党支部为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支部书记王xx对福利院和支部的定位有一段朴实的论述:“政府办的福利院,体现政府形象,因此一定要办好,而要办好社会福利院,必须有一支坚强的队伍,这就是党员。”党支部把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到了重要位置。

  在福利院的档案室整齐地放着福利院的党员学习计划和党建工作各项目标,而第一责任人总是王xx,对有关工作他必定亲自过问,亲自组织,听思想汇报,和人沟通,并以自己的学习带动职工甚至入院的老人们的学习。

  在学习中,支部还注重发动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次,一位党员利用业余时间搓麻将,主要是娱乐的目的,这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通过学习,他比照其他同志的奉献实干精神,觉得自己打麻将不应该,作了自我批评,并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了。

  学习丰富了福利院老人的生活,学习提高了福利院党员职工的思想素质,学习为福利院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思想保证。

赵阿婆的故事

www.qidian55.com

  80多岁的赵xx阿婆信佛,可她经常拄着拐杖到办公楼走走,和院长打个招呼,而后又高兴地走开,这已形成习惯。亲朋送的西洋人参、水果等,她都要送到办公楼来,说:“你们吃了,我高兴。”赵阿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福利院的每一位护理员始终把老人当成父母,精心护理每一位老人,一开口就是“张阿姨、李伯伯”,让老人从心底就有家的感觉;福利院的每一位领导都是用真心、真情关怀每一位老人。在赵阿婆的心里流淌着许许多多关于福利院党员的故事。

  55岁的张院长看上去很瘦弱,那天他患重感冒,喉咙沙哑,但还坚持工作,右手伏案写材料,左手在输液,脸色青得吓人,而他却浑然不觉,如果需要走动时,医护人员就在后面举着输液瓶,这实在是福利院一道独特的风景。在福利院,他总是第一个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岗位,从不间断。张院长的身体一直不好,但精神很好,医生张树森提醒他:“现在,你工作紧张,感觉身体还可以,是因为你有目标,而将来你退休后,一旦歇下来,很可能会瘫痪。”可他说他现在顾不了许多,需要做的事情太多。

  办公室主任董肇文是个老同志,也是福利院的元老,建院时就来到福利院。办公室的事情很多、很杂,文字、接待、联络等。1998年9月,他和张院长联系让老人去参观上海大剧院。因为拿不出参观费用,只得与大剧院商量能否网开一面。大剧院总经理经请示上级后对他们说:“我们从来没有开过这个口子,你们是第一例,估计以后很难再有。”就这样老人们免费参观了大剧院,总经理还特地腾出半天时间陪同。当老人们对大剧院的美伦美奂赞不绝口时,董主任笑了,眼睛只留下一道窄窄的缝隙。   业务股负责人袁春凤以前在上海市妇联机关幼儿园工作,老人和孩子是生命的两个端点,截然不同,当第一次碰到一位老人去世时,表面很平静的她协助护理员帮死者擦净身体,做尸体处理。几个小时下来,回家后,她抑制不住情绪,呕吐不止。现在她很适应了,她说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在业务股不大的办公室内有一张很大的生日表,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50多名孤老的生日及状况。几乎每个月要为好几个老人过生日,并且还要使老人们过得开心,工作量可想而知。

  医务室负责人毛凤娣说很愿意在这个地方工作,尽管事情平凡、工资不高,但这个地方的工作很有意义。她说有一个张姓老人,是精神忧郁症患者,平时不声不响,给人怪怪的感觉,一次,福利院请教授为老人会诊,教授问老人是否认识毛凤娣,老人指着毛凤娣说:“我认识她,她叫毛医生。”这很令毛医生感动,她说我们的一切老人都看在眼里。后来,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像对待父母一样来对待老人。”男一级护理区护理员丁安石,干活比女同志的心还细,由于一级护理区痴呆老人较多,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睡都要过问,很多女性都做不来的活,而他认真去做了,并且做得很好,从无怨言。   在福利院,关于党员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以及70多名干部职工和300多位老人已经连成了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的轴心就是由10个党员组成的党支部。

  近年来,福利院已经获得各类荣誉38项。1998年7月,冯国勤副市长参观福利院时,说:“杨浦区福利院在全市的福利院中处于冠亚军位置。”青海省民政厅题词:“杨浦区福利院的求实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等媒体都以显著的篇幅对福利院进行了报道。福利院已不仅仅是福利院了,已成为杨浦的一个窗口。在荣誉和成绩面前,他们没有丝毫的骄傲,他们只知道还有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做。  

,社会福利院党支部先进事迹
《社会福利院党支部先进事迹》相关文章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