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数学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学第十册教案(二)

数学第十册教案(二)

01-01 20:07:47浏览次数:617栏目: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西师版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五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数学   数学第十册教案(二),
教学要求  在知道两数特殊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求出特殊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算练习:将练习十五的第五题做在书上,做完后集体修订正。
2.回答问题: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是最小公倍数?
3.求24和32的最小公倍数。
4.说说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12和36      4和5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求特殊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求特殊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3
(1)先让学生用上节课学的方法分别求出这两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观察结果:通过这两组数的最小公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方法:先让学生讲,再指导学生看教材第73页的结论。
(4)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74页下面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判断每组中两个数的关系,再解答出来集体订正。
四、课堂实践


数学第十册教案(二)由www.qidian55.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qidian55.com
www.qidian55.com 1、做练习十五的第6题,先让学生写,再让学生说,最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五的第7题,先让学生观察每组中两个数的关系,再让学生正确、熟练地说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并订正。
3、做练习十五的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再点几名学生讲打√或×的理由。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方法。
六、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五的第8题。
课后反思:,在教学中我注意学生是否对自己的学习满足,在教学中提了两次"你们提的问题都理解了,你们感到满足了吗?"特别当学生探究出用两个数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老师问了一句"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也正是这样一句简短的问话,从根本上把学生的"需要"置于教师的"需要"之上,也正由于这句话,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发挥得淋漓尽致,连老师都没有去多想的规律,而他们却想到了,而且随着探究的深入,我们的学生做出了三种规律,道理是一样的结论。在选用方法中,他们各持己见,结果在讨论与争论中从感性的第三种方法上升到理性的第一种方法,细细品味学生的这种转变,其实这也是一种数学方法的探究与学习,把新的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轨道上,建构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也正是这种教学理念的转变,让学习变得格外精彩与有趣。不经意中我们还意外地发现教学过程中,教的过程被谈化了,学的过程更突出了,更让我惊讶的是,孩子其实很有主见,很有思想,只是我们平时不关注孩子们的需要,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给予孩子"机会"、"空间"、"时间"。

课题三: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设计意图:教育改革的趋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精髓,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知识王国里自由的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知识的使用价值。这节课学生已有求两个数的公倍数的基础。所以安排学生自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没什么问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点  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区别。
教学难点  会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时,点几名学生说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和8      7和28       12和16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怎样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4。
(1)请同学们把8、12、和30分解质因数,并指出公有质因数是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8=2×2×2
   12=2×2×3
   30=2   ×3×5
(2)分组讨论。
①8、12、30的最小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②如果先取这三个数公有质因数1个2,再取每两个数公有质因数1个2和1个3,最后取各自独有的质因数2和5 ,(2×2×2×3×5)这些质因数是否包含了8、12和30所有的质因数?
③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3)归纳: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必须包含这三个数全部公有的质因数(1个2)和每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1个2和1个3)以及各自独有的(2和5),这些质因数积(2×2×2×3×5=120)就是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
(4)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大同小异。(板书短除式)
       8  12  30
①先用什么数作除数去除?
②再用什么数作除数去除?(重点指导:另一个数要移下来)
③一直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④最后怎样做就可以求出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比较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不同?(先可让学生说,然后老师归纳)
相同点:都是用短除的形式分解质因数,都是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不同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这止;而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要先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再用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去除,一直除到三个商中每两个数都是互质数(两两互质)为止。
四、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75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五的第12题,先让学生看,再指出它的错误,使学生明确:错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还没有找完。在用6除时把8移下来,就等于在最小公倍数里多取了一个质因数2。
3.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学生口答。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方法。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五的第10、11、14题。
2.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十五的第21*~23*题。
 课后反思:通过自学,让学生知道应先用三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去除,三个数没有公有的质因数了,再用每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要除到两两互质为止。如果三个数中两两互质,这三个数的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三个数中较大数分别是两个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课题四: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比较
    设计意图:数学猜想是数学中的一种思想与方法,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似真判断。任何猜想都要经过验证,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猜想验证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关于"猜想--验证",波利亚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之前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种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睡觉和搞小动?quot;。
教学要求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分清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正确地求出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数学第十册教案(二)由www.qidian55.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qidian55.com
www.qidian55.com 教学重点  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不同点。
教学用具  在投影片上画好教材第80页的表格(留空备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先让学生将能被2整除的数用△圈起来;能被3整除的数用○圈起来;能被5整除的数用□圈起来,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2.很快说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5和7    9和45  9和12  2、3和11  8、10和40  3、4和6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数学第十册教案(二)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