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01-01 20:21:49浏览次数:705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中国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2、中国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主政合资建设的曲折发展
“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设。
三、民主法制建设的健全和完善
1、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2、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重要法律,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这两部法律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进了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4、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要点透析】
1.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比较
(1)两者的联系:
两者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不同之处
①性质不同。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②职能不同。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而人民政协则是对上述问题进行协商。
③监督权不同。人大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实行的监督,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而政协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
④产生与组成方式不同。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协委员由各方协 商产生。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的比较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看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是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1)二者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后者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
(2)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西方议会制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虽也由选举产生,但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3)二者的权力和活动原则不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原则,是立法机关,同时又有权组织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这些机关受它监督,对它负责。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全权性的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西方议会制一般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互相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原因,特点,作用有哪些?
(1)原因:
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②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少,但分布区域很广,超过中国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③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在反帝反封建、为争取民族的解放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和政治认同感。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2)特点:
①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自治区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机构,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但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进行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
②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3)作用:
①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主权利;
②可以加速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③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互助;
④有利于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保障整个国家的独立和繁荣。
4.如何全面分析“文革”发生的原因
(1)最主要的原因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2)民主法制不健全: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原则削弱和破坏。
(3)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4)我国长期以来的专制传统影响深远,人民缺乏民主意识。  
(5)国际因素: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局势动荡,各种政治力量分化改组,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趋 向紧张。面对着侵略威胁的压力,党对战争危险作出了错误估计,这些成为党在指导思想上转为阶级 斗争为纲的重要因素。
5.正确认识新时期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它的发展还不充分,还需要大力建设。原因有:①由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大的曲折;②旧中国留下的封建专制影响多,民主法制意识少;③还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要完全清除它们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就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之间的关系。
具体说来,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二者密不可分。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律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法制化的统一。也就是说,只有在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同时,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真题再现】
1.(07年山东文综历史)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全国各民族共同使用的货币上有少数民族的文字表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理念,和汉字共同使用就体现了民族平等的理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创立是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的。故排除③而选①②④。
2.(08广东单科)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答案】D
【解析】可运用排除法,1954年宪法颁布时,三大改造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建成。AC早在《共同纲领》就确定了。故选D符合题意。
3.(09年天津文综)1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答案】C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与材料1954年12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是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开都是在1956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