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怎样坚持完成观察活动?(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比如在第一周要求每个学生都进行观察,接下来每周由一位同学负责观察并且收集数据,最后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汇报
4.出示班级记录表格,要求每个组的同学轮流完成班机记录。
日期时间月相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记录的小组
初一
初二
……
三十
初一
第三课时
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分组汇报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
教师提问:根据观察结果,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没有变化?不同日期月球的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没有变化?
2.总结农历一个月内月球运动的规律
(1)展示一个月内不同日期拍摄的月相的照片。
(2)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上:
①照片中的月球各是在农历的哪一天拍摄到的?
②一个月里月球的明亮部分是怎样变化的?
③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变动?
④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多少天?
⑤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
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总结月球运动规律。(对于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学生回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借助于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阅读书上介绍的资料,了解什么叫月相以及月相变化的规律。3.课后拓展
让学生根据总结出来的月相变化规律预测未来一个月里月相的变化情况。
6 月相的成因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断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2.能够对月相变化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3.愿意倾听其他同学对于月相变化原因的观点和评述。
教学准备
大白纸、记号笔、黄色乒乓球、台灯、铅笔、粉笔。
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出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盈月、满月、凸亏月、下弦月、残月这八种典型月相的图片,让学生根据从农历初一开始出现的顺序排列。
(2)提出研究问题: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2.形成研究假设
(1)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月相每个月重复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让学生在班上汇报自己的想法。
(3)把学生按照不同的解释分成小组,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一个示意图。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二单元 月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