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生物教案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01-01 20:21:49浏览次数:767栏目:八年级生物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案范文,苏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案,暂无联系方式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几种典型的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点,了解哺乳动物的多样性。通过认识鸭嘴兽和袋鼠是低等的哺乳动物,了解哺乳动物的起源。

2.通过参观动物园或自然博物馆或对校园周边哺乳动物的观察,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通过归纳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哺乳动物的起源,增强对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学习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加深对生物学科学价值观的教育,进一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环境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在介绍七种动物中渗透的哺乳动物生活习性与形态结构相适应的观点;鸭嘴兽是哺乳动物及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的证据;黑猩猩与人类相似的特征,说明与人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通过蝙蝠回声定位在仿生学中的应用;通过人类控制鼠的数量、减低鼠害;通过对虎的保护,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的关系密切,应该保护,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应该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问题。

哺乳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认识研究哺乳动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研究人类自己,研究人的生存空间和人的生存条件问题,这是动物学学习最根本的目的,不可忽视。

本节所提供给学生的代表动物是自动物学学习以来行为最丰富、最复杂、最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其丰富复杂的行为方式体现着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料,努力流畅地、潜移默化地宣传生物学观点,既不能仅凭兴趣,热热闹闹,走过场,也要纠正将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完全条理化、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

因此本节的教学易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研究的方法,教师应带领学生从丰富的资料和感性认识中沉淀出动物学的基本观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2课时(最好两节课连排)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将学生分成七个研究小组,分别研究一种代表动物,教师可提示研究方法,可采用查阅资料、走访专家、参观动物园等。

教师尽可能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给予指导,如研究鼠,查阅鼠的资料时要注意到我国鼠的分布,鼠疫产生的历史、现状等。研究黑猩猩,除可以到动物园观察其行为特征外,还应注意到目前对黑猩猩行为的研究,在研究手段上,如录音、录像、照相、做资料卡片等,教师也应给予具体指导。

2.课上,以七个研究小组分别汇报各自的研究结果,二节课连排最好。各组代表就研究题目、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对结果和其中问题的讨论等发言。

教师应敏锐地注意到并适时点播强化这其中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应鼓励研究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补充发言,鼓励其他同学对自己认为不合理的问题提出质疑,应该对能够提出合理的、难以解释的问题(教师也解释不了的)的同学大加称赞,并鼓励接下去进一步研究。

3.教师总结,教师应该情绪饱满的、用绘声绘色的语言串联这节课、深化这节课,突出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哺乳动物的起源,以及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小资料

1.保护我国珍稀濒危动物——虎

武松打虎,堪称英雄,然而,当今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致使许多野生动物处于濒临灭绝的地步。我国境内的虎,由于人们的捕杀及虎的栖息地的消失,其命运已岌岌可危。世界上目前仅存有5个亚种,即孟加拉虎、东南亚虎、苏门虎、华南虎、东北虎。其中,我国占有3个亚种,即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但总的数量在世界上排在末尾。在我国保护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据文献报道,生活在野外的东北虎,在世界上也只有200多头,目前生活在我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可能只有10头左右;加上全国动物园和饲养基地的也不过200多头。生活在野外的华南虎、孟加拉虎,也不会超过10头。

随着世界上虎的不断减少,全球保护虎的呼声日益高涨。70年代世界自然基金会就开始了援救老虎的行动,随后在印度、西伯利亚、我国也都采取了严加保护措施,发布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全国饲养在动物园的三种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仅北京动物园饲养的东北虎从50年代到现在已繁殖成活了122头。

为了挽救华南虎,1995年中国动物协会专门成立了华南虎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华南虎的救助工作,将我国目前动物园圈养的30多头华南虎,纳入我国《21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动物繁殖专家组来我国,对上海、重庆、苏州等动物园的华南虎现状作了详细调查,共同采取人工复壮措施。

2.话“鼠”

鼠类是最不可低估的哺乳动物。它们有220属2800种。全球鼠类约有300亿只,约是人类总数的6倍。

鼠类比人类早2300万年。国外有一种麝鼠,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3亿多年。全世界4000多种哺乳动物,其中鼠类占了一半。

提起老鼠,人们深恶痛绝,传播瘟疫,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它们吃粮食,制造事故,搅得人们日夜不得安宁。有资料记载,在6世纪时,老鼠曾传播瘟疫使全世界1亿多人死亡。1994年4月,正当美国总统克林顿为解决索马里问题大伤脑筋之际,大批老鼠闯入白宫,使白宫工作人员无法办公,纷纷用书去打老鼠。同年9月,印度西部地区因为鼠疫黑死病泛滥,100多人死亡,30万人逃离家园。

1993年,我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达2300万公顷,损失粮食35亿千克。全世界每年被老鼠吃掉的粮食可养活2亿多人口。

几千年来,人类从没有停止过同老鼠的斗争。人们不禁要问:老鼠为何越打越多,越灭越猖獗呢?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与研究发现老鼠具有三大特性,即种群行为、信息功能和繁殖能力强。

一个“家族”或一个“巢区”的老鼠有很强的集体意识,常常同走一条路、同吃共同认可的食物。当发现新食物时,总是一些老弱病残的老鼠先去“品尝”,这些老鼠吃了人们放下的毒饵,便会出现中毒症状,此时会给周围同类发出“信息警告”,接到警告的老鼠绝不会再上当。这样,过去大量采用的速效剧毒的药灭鼠,被消灭的大多是老弱病残鼠,反而使老鼠种群得到优化。

老鼠的信息功能特别强,原因是在它们的脑细胞中有极其精巧的神经系统,能够发出超声波信号,迅速传播信息。

老鼠的繁殖能力超群,从理论上讲,一只母鼠一生中可繁衍3000万只后代,有关方面的专家曾预测过:如果消灭了老鼠的一半,只需100天就可恢复到原来的数量;若消灭了它们的90%,也只需400天又会重整鼠威。

应该看到,消灭老鼠不太可能,如果真的灭光老鼠,鼠的天敌吃什么,岂不是也活不成了吗?我们可取的办法就是尽量降低老鼠的密度。

目前灭鼠用的药物是“抗凝血剂”系列。主要作用机理是增加老鼠血管壁的脆性。老鼠吃药后三四天内不会出现中毒症状,连吃几天后,毒性才会成倍增大,五至七天内大出血死亡。此时向同类发出信息警告,为时已晚,大多数老鼠已经吃了鼠药。

用鼠类作为人类医药实验的研究对象在全世界十分普遍。大自然从来不产生多余的和不需要的东西,老鼠有有害的一面,同时对人类也有一定的价值。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化害为利,开发利用老鼠的价值,同时又有效地控制它们数量的增长。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由www.qidian55.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qidian55.com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