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范文频道党团工会事迹材料街道实业党支部先进事迹

街道实业党支部先进事迹

07-25 14:40:40浏览次数:519栏目:事迹材料
标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街道实业党支部先进事迹,

街道实业党支部先进事迹 
 
  每月10日,对杨浦区控江路街道实业党支部的流动党员来说是一个最具吸引力的日子,因为晚上7点,这些已经辞去公职的党员要聚在街道会议室过每月一次的组织生活。可不,有的党员特地坐出租车从沪西建筑工地赶来这儿,有的党员宁可推迟去外地做生意的日期而赶来参加组织生活,还有的党员人在外地一时无法赶来特来信请假……
  为什么这个党支部对流动党员有如此的吸引力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至1993年初,因辞职转来控江路街道的流动党员已达30多名,这些党员大多年富力强,敢想敢闯,而且文化程度较高,有44%的同志曾担任过基层领导职务,有的曾出过国或在“三资”企业担任过经营管理工作,如今他们或受聘于建筑材料、毛纺、棉织、印染等行业工作,或个人承包生产(经营)项目,有的甚至已独资开业,生意做得像模像样……

  虽然生意是做得红火起来,但党组织关系归属何处,日渐成为这些党员的一块心病。1993年春节,在参加街道党工委召开的座谈会上,一些辞职党员向党组织吐露了肺腑之言,原来,这些党员的组织关系一般都在居民区党支部,组织生活也与居民区退休党员一起过。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文化阅历,不同的生存背景,使这些党员与退休党员之间的沟通存在困难,思想不免苦闷。有的退休党员认为辞职党员是为“奔钱”而辞职的,他们讲的是“钱”,而流动党员认为退休党员思想保守,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缺乏共同语言。真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   流动党员的“苦衷”引起街道党工委的重视,经党工委会讨论,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决定单独建立党支部。于是一个由流动党员组成的支部在1993年4月10正式成立了。在支部成立的那一天,许多流动党员如孤燕归巢,为有了自己的支部而激动得热泪盈眶。流动党员有了自己的“家”,这个“家”如何当好?党员们期盼着……

  当好流动党员这个“家”,困难确实不小。支委会5个委员中,有的经营精细化工产品、有的销售汽配零件、有的承包建材、有的在公司搞业务。工作的繁忙加上经常出差外省市,使他们忙得连轴转。支部书记金宁康原是上海一家建筑公司的党支部书记,辞职后他自己经营建材业务,组织的信任,党员的重托,使他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钟。流动党支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每个人的工作性质都不一样,早出晚归的、经常出差的、假日不休息的,五花八门样样都有,连支委们开个碰头会也要早早“预约”。有一次,5个支委为了研究工作都来不及吃晚饭,等到9点多钟会议结束,肚子早已唱开了“空城计”。

  流动党员由于没了“铁饭碗”,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为生存而奔波,为事业的发展而忙碌。他们既渴望得到党组织的关怀,又担心因组织活动流于形式而浪费时间。针对流动党员的这种思想,支部努力把组织活动安排得丰富而实在。支部请社区的理论工作者为流动党员办讲座,给他们上市场经济理论课,又请街道有关人员向他们介绍街道经济发展情况和投资政策,鼓励他们为经济的发展一展身手;支部还组织党员参观社区中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三资”企业和流动党员自己创办的私营企业,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帮助他们从感性到理性上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规律,党组织生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此得到了加强。但由于流动党员有着不同于一般在职党员的“个性”特点,如他们工作单位分散不集中,党员进出流动量大,工作涉及行业面广等,使流动党支部建设和管理带来了新的要求:如流动党员工作分散,组织生活出席率如何保证;又如流动党员相互不了解如何增进彼此的联系;再如流动党员差异大,如何开展针对性教育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党支部将采取什么措施呢? 三

  为解决这些难点,使流动党支部尽快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党支部从立足于流动党员不同于一般在职、退休党员的“个性”特点入手,按照流动有序,管理有章,教育有方,服务有效的要求,实行“八个一”的管理形式,即一人一卡、一月一会、一事一议、一事一访、一面一谈、一季一信、一年一考(考察)、一年一评。由于定量化、网络化管理服务机制的建立,使流动党员支部建设力度加强,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党员康文安原是上海天和电容器厂的工程师,辞职后到广东顺德大良顺发电子厂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他每个季度来信向支部汇报自己在那里的工作思想情况。党员秦廷耀原是上海第五印染厂的工程师,辞职后在江西绵纺织印染厂搞技术咨询服务工作,由于工作关系,他的临时组织关系转到了当地,参加当地的组织生活,但他还经常来信来电向支部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还为沪赣经济牵线搭桥,为此,当地党组织特地写来了表扬信。还有些工作单位远的党员为了准时过组织生活,他们乘出租车及时赶来参加组织生活。对个别党员长期不缴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支部进行批评教育,直至劝其退党以严肃党纪。虽然支部在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何使支部更有凝聚力、战斗力?这着实使支委一班人动了一番脑筋…… 四

  流动党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的干得得心应手,已成为厂长经理,企业的经营者,但有的

www.qidian55.com 由于种种原因,事业无成,工作不稳定。党员徐心衍原在上海海监局担任会计师工作,随着下海浪潮的涌起,他也辞职经起商来。由于没有经验,生意赔了本,心急上火,使他的眼睛突然失明,需住院治疗。面对接踵而来的压力,徐心衍的家属每天以泪洗面。实业支部的支委一班人知道后,很快帮助他联系住进了医院,办妥了医疗保险费,筹措了生活费用。当他在病榻前看到支部送来的慰问品时,激动地说:“党支部真是我第二个家。”在实业支部这个大家庭中,“一人有难大家来帮”,已形成一种氛围。一次组织生活中,陈玉莉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细心的陈来义观察到了小陈的这一变化,经过一番询问后,陈来义才知道这位党员最近失去了工作,此时他二话没说,当即邀请小陈和他一起从事物业管理,使小陈有了一份较稳定的工作。   在党支部的培养教育下,流动党员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一次一位客户让党员小朱代开发票,许以数千元的好处费,但是遭到小朱的严正拒绝。在这些年中不少流动党员不但自己主动纳税,还督促其他经营者依法纳税。在一些工矿企业的职工和干部眼中,实业支部的党员值得信任,与他们打交道放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流动党员中,既有不少党员事业如火,但同时也有不少党员因市场竞争的激烈而一时失去了工作,面对这种新情况,实业支部一班人又是怎样开展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的呢?对此,他们进行了新的尝试。   1996年,在街道党工委支持下,支部积极争取到了位于双阳路、控江路口的一间沿街商业用房,把它作为党员独立固定的活动联络场所,同时又利用这套商业房市口较好的优势,发动党员自筹18万资金办起了实业支部自己的公司--凝达有限公司。支部决定每年从公司的盈利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党员的活动经费。这样公司的成立不仅实现了一部分流动党员自己经商办企业的愿望,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流动党员的就业问题,还使党支部的工作有了经济实体的依托。   对一些有门路、有技术的党员,支部也为他们创造了发挥才能的条件。1996年支部介绍党员宋克寅承包了街道的一个建材经营部,1997年党员陈忠在支部的鼓励下,也利用自身的业务渠道办起了针织厂并挂靠在街道迅达公司,最近党员张建华、陈来义相继办起了一所桑拿中心和一家医用器材公司,并分别挂靠在街道迅达公司和社区服务管理所。据统计,1996年以来,实业支部的流动党员已为街道累计创税20多万元,他们为街道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些年来,支部一班人认为,为社区经济建设出力是他们应该做的,同样,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出力也是他们应该做的。 1996年街道在筹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过程中,党支部发动全体党员自愿募集了3000多元人民币给街道用于塑造抗日英雄杨靖宇的塑像。当他们得知地区特困家庭多,支部内一部分党员生活也很困难时,党员们又在每月交党费的同时,多交一份“爱心费”,到1998年底支部已募集了近1万元的帮困基金。当他们得知近几年社区下岗人员多,政府负担重的情况后,他们又千方百计,通过自己的经济协作网络,先后为街道20余名下岗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街道的流动党员已发展到100多人,在这个温暖、奋进的大家庭中,流动党员们正以自己的言行实现着更高的人生价值和思想境界。

,街道实业党支部先进事迹
《街道实业党支部先进事迹》相关文章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