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

01-01 20:25:25浏览次数:741栏目:九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语文教案范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年级语文  中国人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地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介绍作者、时代背景及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1.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 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3.驳论文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无内在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慨叹(k3i):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xu2n):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ku1ng):哄骗。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此文转自淘.教。案网 www.qidian55.com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

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来自www.qidian55.com网!http://www.qidian55.com

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丁。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
  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来自www.qidian55.com网!http://www.qidian55.com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