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项链》教案
01-01 20:25:25浏览次数:655次栏目: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范文,高二语文教案下载,
高二语文 项链
高二语文下学期《项链》教案,
当我们说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是其性格第一内涵时,不能忘记她的性格中还有其他依然本质的东西,那就是善良、诚实、质朴的本色。这种品行是在她想得到置办服装的一笔钱和丢失项链后流露出来的。当玛蒂尔德对丈夫提到要用400法郎做衣服时,她小心翼翼、吞吞吐吐,惟恐吓着他或给他太大的压力。这反衬出她的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平日里她除了发发牢骚、有些怨气,也并没有什么非分的举动,更没有自甘堕落地利用姿色去做肮脏勾当的想法。当借来的项链丢失后,玛蒂尔德心急火燎,如大祸临头,连上床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想到的只是如何才能找到项链。当确认再也找不到时,她想的依然是如何按时还上,要守信用,不被同学当做窃贼。“面对这个可怕的灾难,她一直处在又惊又怕的状态中。”却从没有过不良的念头,如赖着不还,买个假的还上,逃之夭夭或靠堕落还债等等。不能否认,当生活突变,面临重大危难而负债累累,不仅向往的日子没有出现,连小康之家的日子都不能保持时,玛蒂尔德能够勇敢地面对,并无怨天尤人或推卸责任,而是恪守道义,默默地开始承受。这不能不说是玛蒂尔德的美德所在,也正是她性格最终发生根本变化的内在原因。
尤为值得一提,也是我们从来在阅读中被忽略的,是她性格中坚韧、忍耐和吃苦的内涵。丢失项链客观上导致了玛蒂尔德生活上的贫穷和巨额债务,但主观上却成了玛蒂尔德命运的转机和性格发生的裂变的契机,她开始了由追求虚幻中的虚荣到勇敢面对打击而脚踏实地生活的变化过程。小说中写道:“罗瓦赛尔太太尝到了穷人的那种可怕生活。好在她早已一下子英勇地拿定了主意。这笔骇人听闻的债务是必须清偿的。因此,她一定要把它还清。”“她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敢作敢当的妇人,又坚强,又粗暴。”“家庭里的笨重活,厨房里的腻人的工作,她都尝到了个中的滋味。”而就在这10年的辛苦劳作中,她学会了吃苦耐劳,勤勉节俭,心态也渐渐变得平和舒展起来。这是个从云里雾里跌落到地面的过程,虽然有过剧烈的落地时的阵痛,但一旦站立起来,挺直腰板,站稳脚跟,就会发现现实中的生活才真正属于自己,也才会自动放弃那些虚幻的梦想,在真实的环境中寻找生活的价值和快乐。“还债”成了她生活中的最高目标,她的日子不再是在那虚幻的假想和对现实的种种不满中度过,而是有了实际的动力,她的物质水平的降低换来了她精神生活的充实。丢失项链的挫折给了玛蒂尔德当头一棒,成了她改变生命轨迹的新起点,也是她真正面对生活的清醒剂。丢项链对玛蒂尔德而言,与其说是其步入苦难的边缘,毋宁说是其走向成熟,重新认识自己的起点。
另外,玛蒂尔德婚前婚后的最初阶段,根本就没有懂得爱的真谛,她不仅看不到丈夫对她的爱,反而总是抱怨自己缺少爱,对丈夫常常挑剔。倒是10年的同甘共苦,使她真正体会到了爱──来自丈夫的无私的爱。是罗瓦赛尔先生在妻子因丢失项链而束手无措时,立刻马不停蹄地四处寻找;当确认项链难以找回时,是他毫无责怪和怨言地冒险到处签名,借债买了项链如期还上;在漫长的10年中,也是他急妻子所急,想妻子所想,无怨无悔,省吃俭用,深夜抄写书稿挣钱,勇敢地承担起了偿还债务的责任。罗瓦赛尔先生理解妻子的焦虑和恐惧,以最真挚的爱体谅和呵护着妻子,与她共渡难关,使玛蒂尔德
上一页 [1] [2] [3]
,高二语文下学期《项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