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暂无联系方式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小华想把30千克大米提到二楼,可他的力气太小提不动,我们能不能根据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帮助他一下?(指名回答)
四.认识滑轮组。
1.大家的设计很好,小华终于将大米成功堤到3楼上。不过他说用动滑轮虽然很省力,可是站在楼上往上拽不太好使劲,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他吗?
2.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像这样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使用的装置,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滑轮组。
五.探究滑轮组的特点。
1.我们知道滑轮组的装置,可它们组合后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能不能综合两种滑轮的优点?
2.学生猜想,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3.总结交流得出结论,滑轮组综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它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六.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继续观察我们生活中的大吊车用了哪些滑轮。
4.旗杆的影子
教学目标:
1.认识一天中影长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能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好简单记录。
3.能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了解事物变化规律。
4.研究影子的变化规律,明白自然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的。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一天中影长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教学难点: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归纳,了解事物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长皮尺,挂图,彩色粉笔,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1.提问:大家注意过学位的旗杆和它的影子吗?旗杆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影子?
2.出示图片P9,让生思考并回答: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来说。
3.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和研究。
二.制定研究计划。
1.小组讨论并制订出研究计划,制定时尽量完善,有效观察,测量,记录。
2.各小组汇报研究计划。
三.观察记录。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进行第一次关于旗杆影长和方向的观察,测量并做好记录。
2.各小组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根据实际需
要再修改方案。
3.观察记录小组将观察记录数据通报给全班,所有学生可以定时参加。
四.总结交流。
1.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分析并预测数据的变化趋势,数据记录完后,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2.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根据自己发现的影子变化规律的多少涂亮智慧星。
5.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指导学生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都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能利用简单测量工具,对影长和气温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和分析。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对影子变化原因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直杆,米尺,直尺,手电筒,粉笔或铅笔头,挂图,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上一节课观察,研究的结果:旗杆的影长和方向有什么规律?把自己的发现结果真写在P10。
2.教师利用录像再现物体影长和方向的变化规律。
3.教师利用挂图展示,“早,中,晚的直立物体和影子”,让学生辨出早,中,晚来,并说明理由。
4.学生思考并回答:“影子的变化为什么会有一定规律呢?”
二.推测与验证。
1.让学生带着思考题作出推测。
2.分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自己的推测。学生若讨论不出,
教师可做模拟实验来指导学生思考,实验,解释。
3.学生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情况在P12图中画出。同学之间交流检查,如有意见不同可开展讨论,直到统一意见。
4.小组讨论交流:旗杆影子的变化是怎么形成的?
5.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师小结。
三.观察记录。
1.师问:“物体影长在变化过程中,气温有着怎样的变化规律”?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的判断?
2.分小组讨论观察,研究“物体影长和气温变化关系”的观测方案。
3.小组汇报制订的研究计划和方案,相互交流和完善。
4.实际观测记录,填P12空格。
四.总结交流。
1.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和感受,提研究,分析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
2.课后继续进行观察记录。
五.课后实践活动。
每天正午影子最短时量出直立物体的影长,连续观测记录一年。预测一下,可能会发现一些什么自然奥秘?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升旗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合理改进后才能运行自如,工作更加方便。了解生产生活中的所有先进工具和设施都是在不断改进中逐步完善的。
2.能从“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等角度对升旗设施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和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提出探究的大致思路,利用测量工具验证自己的推断。
3.培养学生爱提问,敢想象,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准备:
各类粗糙程度不同,长短不一样的线绳;各种长短不同,光滑程度不一样的铁杆及铁架台底座;各种大小不同,轮轴两边缝隙大小不一样,运转灵活程度不一样的滑轮;润滑油,钩码,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让学生先回忆一下我们每周一升旗仪式的情景。
2.提问:你们在举行升旗仪式时,发现我们学校的升旗台和升旗设施有什么工作不方便,需要改进的地方吗?生答,板书要点。
二.推断与猜想。
1.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推断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比如:升旗手升旗时十分费劲,线绳有时被卡住无法升国旗,升旗时有听到“吱呀吱呀”响声,红旗在上升过程旋转卷叠起来等,分别是升旗设施的哪部分出了什么问题?
2.学生各抒已见。
三,制定研究方案。
1.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大多数同学都感兴趣的问题制定计划,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如何分工,如何记录等。
2.小组汇报研究方案。学生可以吸引别人方案的长处,修改完善自已的方案。
四.考察与研究。
1.各学习小组按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学生有的在室外旗台上考察;有的室内自由选择所需材料,设计模拟实验进行类比验证。
2.教师巡回参观,但不发表评价意见。
五.交流与小结。
1.各小组汇报研究的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相同的研究项目,研究结论不同的小组,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其它小组帮助分析原因,最终确定合理的结论。
2.选评“研究计划最周密,结论最令人信服的学习小组。”
六.经学校写书面建议。
1.让学生以个人的身份或以学习小组的身份针对升旗设施出现的问题,给学校写书面建议。
2.课外实验:你觉得升旗设施还有什么值得研究的,课外可继续研究,发现的问题及问题处理办法可以写成书面文字交给教师或学校领导。
6 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里的动植物,能说出常见动物或植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给动植物简单分类。
2、知道分类必须有一个分类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的分类结果也不同。
3、能提出自己或者小组的探究思路,小组合作做出寻访动植物的书面计划。
4、经理按照计划寻访动植物的活动过程,并能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
5、小组合作,画一张“校园动植物分布图”,从中体会到校园动植物的多样性。
6、在寻访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建议
本课的活动内容较多,建议分两课时进行。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人新课。
谈话:(播放校园环境的多媒体课件或者图片)同学们,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校园生机勃勃。你知道吗?还有好多动植物朋友和我们一起生活在校园里。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些动植物朋友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