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第 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 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01-01 20:25:25浏览次数:956栏目:七年级历史教案
标签:初一历史教案范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暂无联系方式 第 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①这句话大体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③写出几个你知道的反映这种现象的朝代。
【当堂反思】 :     
       第 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总第    课时)
                设计人:赵锋        使用人: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周时期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的                 发展的情况;知道著名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通过分析带枷的奴隶和殉葬奴隶图,理解奴隶制度下奴                    隶的悲惨生活。
     3、认识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的,是奴隶创造了灿烂的奴隶制文明。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对青铜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
            2、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
            3、用自己的话概括 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农业、畜牧业                发展的基本情况 。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8页,
            1、举例说明奴隶的悲惨命运。
            2、思考回答教材第28页的动脑筋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①猜想一下当时奴隶们怎样制造青铜器?
     ②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 都很发达,为什么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③、某鼎铭文记载:“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家一丝”。这说明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代表;“三星堆”文化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代表。这两种文化有所不同,为什么?

四、系统总结:
               青铜文明水平高,鼎尊三星三代表。
               农牧工商有发展,奴隶命运很悲惨。
五、巩固练习:
   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
       A、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    
       C、奴隶的命运 十分悲惨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2、我国古代南方青铜文化的代表是(  )
       A、元谋人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三星堆文化     
   3、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
       A、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4、在夏、商、周奴隶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部门是(  )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畜牧业
   5、在奴隶社会中,从事经济生产的主要是(  )
       A、奴隶主       B、奴隶      C、平民      D、 诸侯
   6、商朝时的贵族可以把某些人随意转让和买卖,甚至杀死或活埋,而贵       族不受处罚。这是因为(  )
       A、这些人欠他们的钱       B、这些人是他们的奴隶    
       C、商朝时没有法律          D、这些人是罪犯
   7、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8、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 )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A、原始社会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9、我国的青铜冶炼历史上已有 ( )
       A、3000多年   B、4000多年    C、5000多年     D、6000多年
   10、夏、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包括(  )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畜牧业   ④商业
       A、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 :武官村大墓是王陵之一。……墓室两侧埋着41个殉葬人,……          ①墓主是什么人?殉葬者又是什么人?
        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当堂反思】 :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总第  课时)设计人:郭凤杰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
2、比较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通过学习探讨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联系?
学习重点:齐国和晋国的称霸
学习难点: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第 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