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说自己在天文、历法、所知道的一些常识。
(四)系统总结:
从文字、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方面所学的内容。
(五)巩固训练
1.据说今天的农历www.qidian55.com于夏朝,所以又叫
A.夏 历 B.周历 C.商历 D.阳历
2.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3.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著名诗人是
A.宋玉 B.屈原 C.李白 D.杜甫
4.闻名中外的甲骨文的发现时间和地点是
A.19世纪末的河南安阳 B.19世纪末的河南商丘
C.20世纪初的陕西西安 D.世纪初的河南洛阳
5.最早留下哈雷慧星的记录是在我国
A.商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6.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
A.齐国 B.燕国 C.楚国 D.秦国
7.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也叫“铭文”。
8.望、闻、问、切四诊法,是由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总结出来的。
9.楚国优秀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千古传育的抒情长诗《 》
10.“大篆”这种字体出现在 晚期。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11.阅读下列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①这句诗出自谁的什么作品?
②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六)当堂反思:
本节收获:
不足: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总第 课时)设计人:郭凤杰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思想联系起来,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
。
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1、看课本P46-47,说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2、阅读课本P47-49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①什么叫百家争鸣;
②孔子在教育方面成就,对你学习有什么意义;
(三)拓展延伸
诸子百家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四)用列表方式总结本课的内容:
学派 代表人物 时期 主张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五)巩固训练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颜子 C.孟子 D.曾子
2.下列关于老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姓李名耳 B.道教创始人 C.他的思想反映在《道德经中》D.春秋楚国人
3.“知已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A.朝非子 B.墨子 C.孙膑 D.孙武
4.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出伐树,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孟子 D. 墨子
5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庄子
6.下列哪 些不是韩非子的观点
①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②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③支持正义战,反对不义战争④提倡法治,主张改革 ⑤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⑥
7.“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A.庄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孙膑
8.提出“制命而用之”观点的是战国时期的
A.孙武 B.孟子 C.韩非子 D.孙膑
9.“齿以坚折,舌以柔存”包含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此语出自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
10.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的主张,实际上是对孔子“ ”思想的发展。
11.阅读下列材料
“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请回答:
①这句话出自什么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谁?
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③此人的主要思想观点有哪些?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总第 课时)
设计人:施新红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归纳并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提高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焚书坑儒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全面阅读教材,标注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56页内容,回答:秦是怎样灭掉六国而完成统一的?秦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阅读教材57页内容,归纳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有哪些?你能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出来吗?(小组内讨论)
3、阅读57—59页内容,归纳为巩固统一,秦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说说秦朝的疆域,并试着设计一下秦朝疆域示意图。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1)、战国时期有哪几个主要的诸侯国?为什么秦有条件来完成统一?你如何看待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2)、结合当时的实际,分组讨论一下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秦始皇采取这种手段有何消极影响?
(三)拓展延伸:
1、结合所学内容,谈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的作用?
2、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的观点是什么?说说理由。
(四)系统总结:小组共同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