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第 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 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01-01 20:25:25浏览次数:956栏目:七年级历史教案
标签:初一历史教案范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暂无联系方式 第 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自主学习
通过看课本P30-P32,完成以下问题。
1、东周分为        和       。
2、春秋时期主要霸主        、        、         。
3、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4、描述晋楚争霸情况。

5、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通过看课本P33-P34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战七雄       、       、       、       、      、      、      。
2、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争           、             、           
3、长平之战时间、交战双方、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⑴齐国和晋国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⑵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战争是好事还是坏事?说出你的理由。

⑶说出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


(三)拓展延伸
讨论分析改革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四)系统总结: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五)巩固训练
1.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A.晋文公 B.楚庄公  C.齐桓公  D.越王勾践
2.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标志是
A.打败周围的诸侯国  B.周围诸侯国臣服齐国
C.各诸侯王参加会盟  D.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3.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是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管仲改革壮大力量
4.下列成语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A.纸上谈兵 B.朝秦暮楚 C.卧薪尝胆 D.退避三舍
5.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
A.齐和秦 B.燕和楚  C.韩和赵  D.赵和楚
6.下列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①“田氏代齐”②三家分晋③桂陵之战④马陵之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下列即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赵国
8.齐桓公在争霸过程中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真实目的是
A.赢得周天子的信任  B.表白自己无政治企图
C.提高齐国的政治影响  D.维护周天子的地位
9.阅读上列材料:
“管仲相桓公,霸诸假,一匡天下”——《论语》
请回答:
⑴桓人霸诸侯成功是在什么时间?

⑵管仲在齐桓公称霸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


(六)当堂反思:本节课收获:     
      不足: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总第  课时)设计人:郭凤杰 使用人:       
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学习评价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
3、认识: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需要。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6-P37,完成以下问题
1、铁农具:       时期出现,      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        使用牛耕,       时期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说出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时期、人物、地位。
阅读课本P38-39,完成以下问题
1、商鞅变法背景(原因)、目的、时间、主要内容、历史作用。
2、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主要矛盾       与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①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主要因素。
②课本P39动脑筋。
(三)拓展延伸
商鞅变法作为两千多年前效果显著的一场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四)系统总结:简要说出本节课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五)巩固训练
1、后人写诗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主要由于
A.兴修水利,使关中成为沃野 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
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 D.任秦国蜀郡太守,勤政廉洁
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  B.使用铁器 C.推广牛耕 D.兴修水利
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A.阶段矛盾尖锐 B.周王室日益衰微      C.生产力迅速发展
4、我国实行县制最早是在
A.春秋 B.战国    C.夏朝      D.商朝
5、商鞅变法中提出的选官的标准是
A.开科考试   B.门第高低 C.地方推荐 D.军功大小
6、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起来的方式是
A.革命斗争   B.变法或改革 C.农民与地主阶级的出现 D.地主阶级统治建立
7.阅读下列材料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是谁的名言?

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③为了“治世”“便国”他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进行变法?

④从中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六)当堂反思
本节收获:                                              
不足: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总第   课时)设计人:郭风杰    使用人:      
学习目标:1、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习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难点:文字的演变,古代历法。医学成就。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通过阅读课本P41-42,说出甲骨文出现时期和意义。说出文字的演变过程。
2、通过看教材P42-44页,找出古代在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方面成就。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第 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