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报告
07-23 13:35:00浏览次数:777次栏目:党政报告
标签:党政办述职报告,党政机关述职报告,
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报告,
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团结一致,扎实工作,较好地实现了年初人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面实现“”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7亿元,可比增长28.1%;财政收入130.5亿元,同比增长22%;地方财政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23.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城镇职工人均年平均工资31617 元,同比增长13.6%;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9426元,同比增长10.3%;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
(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4.0:55.4:40.6,二、三产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显现。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完成总产值1055.3亿元,同比增长38.6%,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83.3亿元,同比增长44.5%。第三产业增势喜人,全年实现增加值184.8亿元,可比增长2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2亿元,同比增长20.1%,有力地拉动了内需。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600万标箱,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5个百分点。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8.2亿元,可比增长5.1%。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增加值46.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1%。
产业集聚进一步凸显。工业进一步向园区集中,主导产业贡献率不断提高。康桥工业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1.6亿元,同比增长72.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0%。工业园区、国际医学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出快速增长,各都市型工业园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及医疗器械、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93亿元,同比增长86.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0.2%,已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三产逐步向重点区域集聚,夯实了发展基础。惠南地区以乐购超市、豪布斯卡名品村等为主的商贸业快速发展,周康地区以美特斯邦威、康桥先进制造技术专业孵化基地等为代表的总部研发、生产性物流发展初露端倪,航新地区以建材、家具及车市为主的商贸业增势良好。
招商引资与存量盘活取得实效。建立了招商展示平台,成功举办了康桥工业区大型投资环境说明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威盛、宏达、大连万达等重大项目正式落户,招商引资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年完成合同外资5.1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4.4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主导产业吸引合同外资占总数的74%,同比增长37%;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含增资)项目25个,占全区合同外资的70%。累计引进内资企业3319户,注册资本62亿元,上缴税收55.4亿元,同比增长17.4%。专门成立了产业项目推进办,制定实施了推进产业项目、盘活存量土地的配套政策。年内,已开工项目91个,占地面积7569亩;已竣工项目87个,占地面积7334亩;已协议回购土地项目13个,占地面积1074亩;土地储备或调整项目投资主体8个,占地面积1677亩。全年累计盘活闲置土地6114亩,占闲置土地总面积的30%,基本实现了年初提出的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回购一批的目标。招商引资质量的不断提升和产业项目的有效推进,有力地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二)临港、临空开发效应不断显现
临港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年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1亿元,同比增长50.1%;工业总产值89.8亿元,同比增长84.1%。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主城区年内开工126万平方米建筑量。一批行政、公共服务及社会配套设施已经建成或即将建成,区机关办公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海事大学顺利开学,水产大学按计划加快推进,中学临港分校开工建设。相关公共交通、会展、商业、文化、旅游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申港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港城开发建设的大局有序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产业塑造进一步加快。装备产业与物流产业“两轮”联动的临港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临港地区引进产业投资101亿元。重装备产业区逐步形成了发电及输变电设备、船舶关件配套件、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机械、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五大装备产业发展形态。电气特高压变压设备等26个重装备产业项目签约落户,船用曲轴等10个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物流产业快速集聚,中远物流、国家储备局临港仓库等先后开工建设。目前已有44家中外知名物流及配套企业落户,总注册资本76亿元。洋山保税港区开发建设和营运管理取得新进展,港口运作日益成熟,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基本确立。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开发建设前期工作启动。临港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一期城市主次干道和河网水系工程基本完成。两港大道延伸段、白玉
www.qidian55.com
兰大道污水管线、芦潮港车客渡码头扩建工程建设顺利。
临空地区开发有序展开。注重地区联动发展,整合开发资源,设立了临空经济功能区管理委员会,形成了临空地区开发管理和联动发展的协调机制。注重产业功能塑造,参与规划了浦东空港保税物流园及仓储物流区两个功能区,祝桥空港工业区以发展航空设备、飞机维修改装、航空食品加工等临空产业为着力点,产业开发有序进行。注重社会配套服务建设,基本完成空港保税物流园及仓储物流区的动拆迁和劳动力安置,航空聚星城、汤臣大酒店等配套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夯实了临空地区发展基础。
(三)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各项规划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区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的编制。全面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了基本农田划定的概略和精确落地。区域“1860”城镇体系规划稳步推进,惠南、祝桥和航头等新市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展顺利,周康一体化规划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心村规划有序推进。轨道交通4个站点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完成。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十二横十六纵”道路建设已累计完成179公里,占规划的36.3%,在建122公里,占规划的24.7%。沪南公路东延伸、西乐路北段工程顺利完工通车,机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川南奉公路北段、下盐公路西段等6条道路建设完成节点任务。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基本确立了开发建设和投融资平衡机制。建成41.2公里防御200年一遇高潮位一线海塘,启动50万伏变电站和高压线建设,敷设天然气中压管道80公里。
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加强。稳步推进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万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南芦公路、横新公路污水管道工程竣工,完成了污水总管和污水支管建设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区管网覆盖地区污水纳管率达到65%,工业园区污水纳管率已经达到市规定的要求。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完成32家企业燃煤锅炉脱硫技术改造。周康黑臭河道整治、咸塘港整治等工程完成节点任务。万河整治工程进展顺利,共疏浚中小河道1236公里。启动 “一镇一园”建设,新增绿地93公顷,新增林地6375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2%。
城镇管理力度切实加大。逐步完善城镇管理综合执法机制,一批道路沿线市容环境顽症得到有效治理,城镇面貌逐步改善。土地利用管理措施有力,耕地保护和土地整理复垦力度不断加大,土地储备工作有效开展。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区关于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康桥镇社区建设试点稳步推进。启动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改造旧居住小区56万平方米,受益居民8292户。公共交通得到新的发展,基本完成汽车站改造工程和15个港湾式车站、13个候车亭建设,加大公交线路延辟调整,“村村通公交”工程正式启动,道路交通执法管理和宣传得到进一步加强,客运市场综合治理深入开展。
(四)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
农村综合改革顺利实施。镇级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教育经费统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镇财区管镇用”和“村财镇管村用”改革成效初显。积极推进“三个中心”建设,康桥、万祥、六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服务平台初步建立,规范化建设逐步展开;推进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新建3个镇和9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区财政拨出1亿元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加大对村(居)委的扶持力度,直接增强了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合作社新增29家,总数达到139家。农业龙头企业新增5家,总数达到41家。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项目在建1个、立项3个,完成2.1万亩设施粮田项目建设任务。异地种养新增58户,总数达到880户,总产值4亿元。科技强农和科技入户工程全面实施,水蜜桃、西甜瓜、鲜鸡蛋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农业功能得到拓展,休闲观光、农家乐等农业旅游功能挖掘取得初步成效。
农村面貌持续改善。“人人动手、清洁家园”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改善环境、维护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参与率不断提高,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样板村民小组和样板区域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完成样板村民小组创建2600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76.3%,完成样板区域创建20个。马路菜市场整治、环境卫生门前责任制等8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河道保洁基本实现全覆盖,82个村完成了“市村容整洁村”创建。航头海桥村等自然村落综合整治试点成效初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完成乡村等级道路建设30公里、乡村公路危桥改造20座、农桥改造381座。完成朝阳农场供水网和11个村的水网改造。
[1] [2] [3] [4] 下一页
,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报告